2018年第7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大豆新品种陇黄2号选育报告
    杨如萍,陈光荣,林汉明,刘学义,王立明,张国宏
    2018(7):1-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01
    [摘要](361) [HTML](0) [PDF 505.68 K](774)
    摘要:
    陇黄2号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和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于2008年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引进的以晋豆23为母本、鲁豆4号为父本常规杂交的F3代群体中,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3 — 2014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品种(系)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 572.28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豆2号平均增产9.17%。2015 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品种(系)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2 501.70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6.09%。陇黄2号田间表现高抗花叶病毒病和大豆黑斑病。籽粒含粗蛋白(干基)385.3 g/kg、粗脂肪(干基)204.2 g/kg,品质优良。陇黄2号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间套作带状复合种植。该品种适宜在甘肃省河西灌区、中部沿黄灌区、陇东旱塬区及生态条件相近地区种植。
    2  7个苹果矮化中间砧在甘肃中部灌区的越冬表现
    王延秀,石晓昀,程丽
    2018(7):3-6.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02
    [摘要](342) [HTML](0) [PDF 588.57 K](761)
    摘要:
    对7个矮化砧木品种进行研究,观察不同砧木对苹果幼苗成活、萌芽、抽条和生长情况,以揭示矮化砧木对苹果越冬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化中间砧对苹果幼苗的越冬有显著影响。7个矮化砧木作中间砧后,接穗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SH、M9、M26、GM256、B9、T337、LS,萌芽率依次为LS、M26、SH、B9、GM256、M9、T337,抽条率依次为M9、T337、M26、LS、SH、GM256;不同种类中间砧,接穗年生长量从大到小依次为M26、SH、GM256、T337、B9、M9、LS。当基砧为山定子时,矮化砧木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接穗为M26时,植株抗寒越冬性最强,T337的越冬性最弱。
    3  饲草高粱新品种陇草1号选育报告
    葛玉彬,刘陇生,张正英,张国琴,王国栋,何振富,贺春贵
    2018(7):7-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03
    [摘要](363) [HTML](0) [PDF 516.37 K](733)
    摘要:
    陇草1号是以不育系Tx623A为母本、苏丹草恢复系89105-2选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饲草高粱新品种。2016 — 2017年参加甘肃省饲用高粱区域试验,2 a 10点(次)折合平均鲜草产量97 008.15 kg/hm2,较对照增产5.86%。生育期120 d左右,株高329 cm,茎粗1.26 cm,平均分蘖数2.18个,茎秆含糖量131~156 g/kg。干重百分比中,粗蛋白87.0 g/kg、粗灰分84 g/kg、木质素71.8 g/kg、中性洗涤纤维(NDF)629 g/kg、酸性洗涤纤维(ADF)337 g/kg。茎中氢氰酸(HCN)含量8.64 mg/kg,叶中氢氰酸含量15.8 mg/kg。高抗丝黑穗病,发病株率为1.8%;抗叶斑病,抗高粱蚜。
    4  13个中早熟马铃薯品种(系)在白银市的引种表现
    贾思光,刘兴南,张连明,高彦萍,闫巧丽,冯会文,孙小东
    2018(7):9-1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04
    [摘要](376) [HTML](0) [PDF 618.13 K](736)
    摘要:
    对白银市早熟马铃薯产区引进的13个中早熟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冀张薯12号折合产量48 927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10 782 kg/hm2,增产率28.27%;FY折合产量46 558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8 413 kg/hm2,增产率22.06%;陇薯4号折合产量46 554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8 409 kg/hm2,增产率22.05%。这3个品种均表现商品薯率较高、品质优良,适宜在当地种植。
    5  利用木糖产乙醇酵母菌株的构建
    付松
    2018(7):14-17.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05
    [摘要](322) [HTML](0) [PDF 693.44 K](792)
    摘要:
    以酿酒酵母缺陷型(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与黏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为亲本菌株,分别采用聚乙二醇(PEG)和电击方法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对得到的融合细胞进行木糖发酵验证,通过检测发酵液中乙醇的含量,筛选出1株产乙醇的重组酵母菌株。利用该重组酵母进行木糖、葡萄糖共发酵,发酵条件为接种量3%,发酵温度27~30 ℃,pH 5.5~6.5,发酵组分为4%木糖、3%蛋白胨、2%酵母浸粉和12%葡萄糖,发酵周期40 h,结果重组酵母可发酵木糖,木糖消耗速率明显低于葡萄糖,乙醇浓度为72 g/L。
    6  中药材低氧高氮仓储气体环境创建方法研究
    王学喜,吴小华,颉敏华,陈柏,石建业
    2018(7):17-20.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06
    [摘要](301) [HTML](0) [PDF 663.00 K](809)
    摘要:
    以甘肃道地大宗中药材当归、黄芪、党参干燥品为试验材料,通过筛选帐膜材料及气体置换方法,建立中药材低氧高氮仓储气体环境,并对低氧高氮仓储环境下3种中药材的虫蛀、霉变情况及主效成分保持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应用0.18 mm TPU膜、0.12 mm PVC膜和0.12 mm PE膜,采用排气法、负压抽洗法、循环制氮充气法均可创建出适于中药材仓储的低氧高氮气体环境。在该环境下仓储当归、黄芪和党参1 a,中药材不生虫、不发霉,有效成分含量显著高于空气仓储,保质期可延长7个月以上。
    7  胡麻花蕾大小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相关性研究
    陈琛,罗俊杰,王炜
    2018(7):21-2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07
    [摘要](381) [HTML](0) [PDF 814.09 K](741)
    摘要:
    为了解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外部形态特征的相互关系,选用2个胡麻品种为试验材料,用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压片法将5月中旬蕾长为3~8 mm的花蕾制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小孢子发育情况,以分析胡麻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大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花蕾长度为3~4 mm时,小孢子发育基本处在四分体时期; 4~5 mm时,小孢子大部分处于单核中期;5~6 mm时,花药中存在各种发育时期的小孢子,但以单核靠边期为主;当蕾长 > 6 mm时,小孢子开始大量成熟,直至发育为成熟花粉。品种间有差异,但差异较小,基本趋势一致。
    8  适宜阜阳地区栽培的食用型甘薯品种筛选
    刘新亮,范泽民
    2018(7):24-26.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08
    [摘要](512) [HTML](0) [PDF 556.53 K](767)
    摘要:
    以郑薯20、龙薯9号、阜薯Y6-7、徐薯32、阜薯28-6、苏薯8号为供试品种,筛选适合阜阳地区种植的食用型甘薯品种。试验表明,龙薯9号、郑薯20、阜薯Y6-7综合表现较好,建议将这3个品种和对照品种苏薯8号作为阜阳地区食用型甘薯主栽品种进行推广。
    9  第六轮国家裸燕麦品种区试定西点总结
    任生兰,刘彦明,边芳,南铭,陈富
    2018(7):26-2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09
    [摘要](347) [HTML](0) [PDF 401.33 K](653)
    摘要:
    2015 — 2017 年第六轮国家裸燕麦品种区试定西点结果表明,在11个参试品种中,以蒙燕04-130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折合产量最高,为2 120 kg/hm2,较对照品种坝莜3号增产4.95%。适宜在定西市及周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
    10  18个胡麻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评价
    邵洁
    2018(7):30-3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10
    [摘要](662) [HTML](0) [PDF 380.70 K](721)
    摘要:
    在景泰县对18个引进胡麻新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适宜景泰县推广种植的丰产型胡麻品种有陇亚10号、陇亚13号和晋亚10号;适宜加工的含油量高、含亚麻酸高的优质品种分别是张亚1号和内亚6号。
    11  38份燕麦种质抗坚黑穗病鉴定与评价
    周天旺,徐生军,王春明,郭成,赵桂琴
    2018(7):33-35.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11
    [摘要](351) [HTML](0) [PDF 501.67 K](744)
    摘要:
    为明确不同燕麦(Avena sativa ) 种质抗病性差异, 2015 — 2016年对38份燕麦种质进行了人工接种坚黑穗病菌(Ustilago segetum var avenae)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8份燕麦种质中,17份材料对坚黑穗病表现为免疫,9份表现高抗,6份表现抗,6份表现中感,分别占供试材料的44.7%、23.7%、15.8%和15.8%。通过鉴定获得的有效抗坚黑穗病种质,可为品种的合理布局及抗病育种提供核心抗源。
    12  青贮玉米和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在天水市引种初报
    张永明,苟红玉
    2018(7):35-3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12
    [摘要](435) [HTML](0) [PDF 550.52 K](661)
    摘要:
    在天水市干旱区全膜覆盖栽培条件下,对引进的8个青贮玉米及10个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域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郑青贮1号和豫青贮23生物产量较高,生物产量分别平均为112 543.2、109 341.0 kg/hm2,且田间长势强、生长整齐,抗病性较好,可作为青贮玉米品种应用。甘玉23和陇单4号生物产量分别是120 557.7、114 372.8 kg/hm2;在不同区域干籽粒产量也位居前列,均在13 815.0 kg/hm2以上,高产稳产,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粮饲兼用玉米主栽品种。
    13  16份四川小麦生产品种在甘肃陇南抗条锈性表现
    曹世勤,王万军,孙振宇,徐志,贾秋珍,彭云良,黄瑾,张勃
    2018(7):40-4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13
    [摘要](357) [HTML](0) [PDF 489.14 K](754)
    摘要:
    小麦条锈病我国小麦生产上的最主要的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环保的措施。2014 — 2017年,先后对16份四川省小麦生产品种在甘肃陇南不同生态区的甘谷试验站和汪川良种场两地进行自然诱发鉴定,评价其抗病性。结果发现,所有供试品种均表现感病,川农10号等5份材料具有慢条锈性。
    14  6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的毒力测定
    惠娜娜,李继平,张大为,郭建明,王立,郑果
    2018(7):42-45.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14
    [摘要](387) [HTML](0) [PDF 636.80 K](731)
    摘要: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氟硅唑、戊唑醇、多菌灵对菌丝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氟硅唑在处理剂量为0.800 μg/mL时,抑制率为96.04%;戊唑醇在处理剂量3.200 μg/mL时,抑制率为96.21%;多菌灵在处理剂量0.320 μg/mL时,抑制率为92.20%。氟硅唑和多菌灵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较强, EC50分别为0.038 52 μg/mL和0.067 54 μg/mL;其次为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EC50分别为0.154 8 μg/mL和1.504 23 μg/mL;苯醚甲环唑和异菌脲EC50分别为4.357 08 μg/mL和4.875 82 μg/mL。苯醚甲环唑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最弱。
    15  兰州百合优势种植区分布与土壤养分分析
    江晶,杨一斐,张朝巍,董博,陈晓莉
    2018(7):45-47.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15
    [摘要](536) [HTML](0) [PDF 671.25 K](684)
    摘要:
    根据兰州百合适宜生长的环境和原产地、适生地分布,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在兰州市区范围内对兰州百合种植分布及分布区气候、土壤资源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兰州百合在兰州市区范围内主要分布在七里河区的西果园镇、魏岭乡、黄峪镇、阿干镇以及西固区的金沟乡、河口乡。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处于甘肃省土壤养分分级标准中的四级水平,为较低等级水平,土壤微量元素质量分数为中等水平。
    16  4种化学药剂对黄瓜抗枯萎病的诱导抗性比较
    柳利龙,梁巧兰,张爱琴,张环
    2018(7):48-51.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16
    [摘要](416) [HTML](0) [PDF 619.37 K](780)
    摘要:
    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纳米硅、30% 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和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4种化学药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发现4种化学药剂对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均无直接抑制作用。利用4种化学药剂诱导黄瓜幼苗抗枯萎病效果的测定结果表明,30% 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的诱导抗性效果最好,最高为10.93%;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处理不仅没有诱导抗性效果,反而促进了病害的发生;纳米硅与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的诱导抗性效果处于二者之间,最高分别为4.08%和6.24%。
    17  适宜唐山地区的早熟高产机收型夏玉米新品种筛选
    景艳杰,马志
    2018(7):51-5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17
    [摘要](1112) [HTML](0) [PDF 480.44 K](970)
    摘要:
    以郑单958为对照,通过对6个夏玉米新品种的生育期、抗病性、主要性状和产量的观察测定可知,机玉12、蠡试232均较对照郑单958增产;蠡玉101较对照郑单958减产,但差异不显著。与对照郑单958比较,这3个品种适宜在唐山市夏播种植。
    18  甘肃省药用甘草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
    李建军,王仕元,徐生军,院海英
    2018(7):55-5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18
    [摘要](527) [HTML](0) [PDF 760.15 K](716)
    摘要:
    2010 — 2016 年,对甘肃省酒泉、张掖、武威、定西、兰州 5 个地区的甘草病虫害进行了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鉴定,以明确甘肃省药用甘草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共发现害虫13种,其中成灾性害虫5种,包括甘草萤叶甲(Diorhabda tarsalis Weise)、大青叶蝉(Cicadella viridis)、甘草黑蚜(Aphis atrata Zhang)、甘草豆象(Bruchidius ptilinoides Faharaeus)和甘草胭珠蚧(Porphyrohora sophorae Arch)。常发病害8种,危害严重的有5种,分别是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根腐病(Fusarium oxysporum)、锈病(Uromyces glycyrrhiza)、 褐斑病(Cercospora glycyrrhizae)、叶斑病(Alternaria azukiae)。
    19  高海拔区日光温室温度与葡萄生长的相关性研究
    张永涛
    2018(7):59-6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19
    [摘要](362) [HTML](0) [PDF 669.42 K](763)
    摘要:
    在高海拔地区(2 400 m)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变化与葡萄枝条生长、开花、果实膨大和日灼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月平均温度和枝条生长量变化均呈近似“M”形变化态势,在7月份均有一个高峰值,分别为17.9 ℃和55.8 cm;日平均温度和开花数变化均呈倒“V”形态势,在始花后第4天均有一个高峰值,分别为21.0℃和25.0朵;周平均温度和日灼率变化均呈拱形态势,在始发后35 d均有一个高峰值,分别为29.0 ℃和6.3%;时平均温度变化和日灼率变化均呈倒“V”形态势,在每日13:00时均有一个高峰值,分别为33.9 ℃和12.3%。温度变化与枝条生长量、开花数和日灼发生率呈正相关,与果实生长量相关性较小。温度峰值期是葡萄枝条生长、开花和日灼发生的关键时期,应加强管理,及时调控。
    20  基于PSR模型的甘州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王璐薇,王平
    2018(7):63-66.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20
    [摘要](382) [HTML](0) [PDF 565.76 K](723)
    摘要: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采取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来评估指标权重,通过加权累计得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综合值。结果表明,甘州区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在2006 — 2015年期间呈现整体缓慢上升、平稳发展的趋势。生态系统健康压力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到2015年达到0.325 1;生态系统健康状态指数经历了波动阶段,2015年上升到0.136 1;响应指数经历了前期小幅度波动后稳定上升,2015年上升至0.235 2。甘州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虽然持续好转,却处于“一般病态”状态。
    21  白银市平川区旱作马铃薯引种试验初报
    胡福平,李城德,梁婧,冯朝成,李云祥,柯琴
    2018(7):67-6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23
    [摘要](313) [HTML](0) [PDF 455.06 K](636)
    摘要:
    在白银市平川区旱作区对引进的6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天薯11号、陇薯10号、冀张薯8号、青薯2号和陇薯12号等5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具有生长势强、产量高等特点。折合产量分别为24 872、20 875、20 236、20 071和18 605 kg/hm2,较对照青薯168分别增产44.36%、21.29%、17.59%、16.62%和8.11%。
    22  甘肃半干旱区季节性干旱分布特征研究
    王红丽,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方彦杰,马一凡
    2018(7):69-7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21
    [摘要](316) [HTML](0) [PDF 811.08 K](762)
    摘要:
    根据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市、平凉市和庆阳市1981 — 2010年共30 a的气象站数据,依据各季节各站点累积降水量平均值划分干旱等级,分析了甘肃半干旱区季节性干旱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特大干旱、严重干旱、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在甘肃半干旱区春季、夏季和秋季均有发生,其中春季以严重干旱和中度干旱为主,夏季以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为主,秋季以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为主。
    23  全膜双垄沟播带状秸秆还田模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李利利,丁宁平,尚来贵
    2018(7):72-76.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22
    [摘要](264) [HTML](0) [PDF 857.82 K](712)
    摘要:
    在田间全膜双垄沟播膜下设置带状秸秆还田不同模式,研究玉米生育期内土壤耕层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玉米非种植带将5 cm长秸秆按3 750 kg/hm2深翻15 cm与土壤混匀后,土壤温度日(8:00~20:00时)变化增温速度最快,逐日变化幅度最高,相应的0~25 cm土层温度振幅最大。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玉米生育期0~15 cm土层温度日变化不同,苗期(5月13日)膜下秸秆还田0~15 cm土壤温度随着白天气温的升高快速增高,16:00时达最高峰,为26.8~28.9 ℃,持续2 h后迅速下降;拔节期(6月10)土壤温度在16:00时达到最高,随后缓慢下降。玉米生长后期不同处理0~15 cm土层温度没有差异。整个玉米生长期内,土壤温度的逐日变化表现出S型波动。各处理0~25 cm土层温度的振幅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和生育期延后而减小。
    2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反刍动物养殖生产中的应用浅析
    潘发明,魏莉霞,郝生燕,顾娴
    2018(7):77-80.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24
    [摘要](335) [HTML](0) [PDF 705.10 K](747)
    摘要:
    阐述了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反刍动物的概念。分析中草药饲料添加的优势的基础上,对其在反刍动物养殖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了综述,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5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背景下武威市现代畜牧业发展初探
    宋淑珍,郎侠,王彩莲,宫旭胤,王斐,刘立山
    2018(7):80-8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25
    [摘要](306) [HTML](0) [PDF 776.16 K](882)
    摘要:
    分析了石羊河流域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提出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生态畜牧业;牧区以草定畜,异地育肥,实现畜草平衡发展;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建立畜牧业安全生产体系等发展策略。
    26  苹果醋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李明泽,张霁红,宋娟,张蕊,王彦淳
    2018(7):83-87.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26
    [摘要](640) [HTML](0) [PDF 816.06 K](776)
    摘要:
    分析了苹果醋的现状。对苹果醋发酵菌种筛选、风味物质分析鉴定、生产工艺优化、产品开发、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27  甘肃青稞宽幅匀播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刘广才,马彦,张忠贤,夏晓梅,李城德,尤艳荣,周德录
    2018(7):87-90.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27
    [摘要](303) [HTML](0) [PDF 654.88 K](703)
    摘要:
    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晾晒脱粒等方面规范了甘肃省青稞宽幅匀播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28  柴胡旧膜穴播栽培技术
    汪永兰
    2018(7):90-9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28
    [摘要](499) [HTML](0) [PDF 551.16 K](727)
    摘要:
    从选地整地、种子采集收藏、播前种子处理、适时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晾晒等方面介绍了柴胡旧膜穴播栽培技术。
    29  18个适宜甘肃种植的鲜食玉米新品种
    周文期,杨彦忠,连晓荣,王晓娟,何海军,周玉乾,刘忠祥,寇思荣
    2018(7):92-95.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29
    [摘要](1814) [HTML](0) [PDF 550.28 K](1220)
    摘要:
    介绍了适宜在甘肃省范围内种植的鲜食玉米新品种18个,其中甜玉米品种有SBS903、超甜88、超甜白+黄、先农甜珍、超甜603,糯玉米品种有源糯1号、香甜糯868、天润糯1号、香甜糯9号、富友FNL80、垦白糯2号、紫玉糯839、瑞糯260、金玉糯856、航玉糯8号、甘甜糯3号、甘甜糯1号、白玉糯909。介绍了适宜甘肃应用的鲜食玉米栽培技术。
    30  凉州区塑料大棚菜心一年六茬栽培技术
    蒋瑞文
    2018(7):95-96.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30
    [摘要](603) [HTML](0) [PDF 375.93 K](742)
    摘要:
    从品种选择、整地起畦、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六个方面总结了塑料大棚菜心高产栽培技术。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甘肃农业科技》更名暨《寒旱农业科学》首刊号征稿启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