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冬小麦新品种中梁35号选育报告
    魏志平,宋建荣,周喜旺,刘鸿燕,王娜,安勤生,赵尚文,南海,岳维云
    2019(6):1-3.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01
    [摘要](327) [HTML](0) [PDF 360.89 K](538)
    摘要:
    冬小麦新品种中梁35号以中249-250/08T021为母本、兰天27号为父本杂交, 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5 — 2017年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区域试验,2 a折合产量6 042.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6.1%;在2017 — 2018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6 324.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9号增产7.3%。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混合菌表现中抗;成株期对中4-1、条中34号、条中33号、条中32号、贵22-14和贵农其他菌系均表现免疫,对混合菌表现中抗。适宜天水及陇南山旱地区种植。
    2  干旱胁迫对不同油菜品种苗期生物量和根系的影响
    刘婷婷,庞进平,徐一涌
    2019(6):4-8.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02
    [摘要](339) [HTML](0) [PDF 698.35 K](553)
    摘要:
    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植物油料作物之一,干旱是限制甘肃省油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春季油菜苗期干旱日益严重。采用盆栽法模拟春季干旱,对不同品种油菜苗期的生物量和根系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苗期连续10 d干旱、土壤含水量低于5.76%时油菜幼苗出现死亡现象,土壤含水量减少约50%。甘蓝型油菜的水分利用率和根冠比均高于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最低;根系鲜重与含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甘蓝型油菜抗旱性强于白菜型和芥菜型,且杂交品种陇油10号和青杂5号抗旱性比常规品种陇油2号强。
    3  10个饲用高粱品种(系)在甘肃的区试结果初报
    张国琴,葛玉彬,张正英
    2019(6):8-11.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03
    [摘要](344) [HTML](0) [PDF 502.51 K](570)
    摘要:
    对2016年10个饲用高粱品种(系)在甘肃省5个点区域试验的产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系TX623A×89105-2 选折合产量最高,为73 379.40 kg/hm2,较对照品种皖草2号增产11.43%;B2A×F11次之,折合产量为72 786.00 kg/hm2,较对照品种皖草2号增产10.55%;蒙农4号折合产最低,为58 609.05 kg/hm2,较对照品种皖草2号减产10.98%。
    4  西藏常规油菜品种(系)与引进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比较
    杨国浪,张小强,徐长虹,拉巴仓决
    2019(6):11-1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04
    [摘要](323) [HTML](0) [PDF 455.93 K](503)
    摘要:
    通过对引进油菜品种(系)与西藏育成油菜品种(系)与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引进的油菜品种在总体上产量高于西藏育成的常规品种,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与西藏常规油菜品种(系)大致相当,有效分枝总数、实角果长度较西藏育成的品种(系)显著增大,千粒重较西藏育成的品种(系)略低。西藏的的油菜育种应以引进适宜西藏种植的优质品种为基础,在保障生育期、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和单株角果数与西藏品种基本相当的前提下,要注重提高结角果密度和千粒重的性状选择。
    5  有机硅肥料配施对张掖市盐碱地甜菜生产的影响试验初报
    毛涛
    2019(6):15-18.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05
    [摘要](346) [HTML](0) [PDF 520.36 K](551)
    摘要:
    以糖用KUHN1125为指示品种,研究了有机硅大量元素水溶肥和有机硅水溶缓释复合肥配施对盐碱地理化性状及糖用甜菜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硅大量元素水溶肥和有机硅水溶缓释复合肥配合施用对耕层土壤(0~20 cm)pH、容重、全盐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等盐碱性状指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耕层土壤pH下降0.25~0.38,土壤容重降低3.17%~4.76%,土壤全盐含量降低了0.18~0.24 g/kg,脱盐率达到4.34%~5.78%;阳离子交换量提高4.17%~6.68%,可见有机硅大量元素水溶肥和有机硅水溶缓释复合肥配合施用对盐碱地土壤有一定的改良效果。同时看出,播前基施有机硅大量元素水溶肥900 kg/hm2, 苗期随灌水追施有机硅水溶缓释复合肥225 kg/hm2处理的甜菜折合产量最高,为90 416.67 kg/hm2,较常规肥料配施增产7.74%;播前基施有机硅大量元素水溶肥600 kg/hm2, 甜菜苗期随灌水追施有机硅水溶缓释复合肥150 kg/hm2处理的折合产量较高,为86 901.04 kg/hm2,较常规肥料配施增产3.55%。这2个处理的甜菜块根直径、块根长、块根单重均较常规肥料配施有所增加,但糖度略有降低。
    6  干旱胁迫和复水对啤酒大麦产量品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徐银萍,潘永东,任诚,姚元虎,贾延春,陈文庆,火克仓,包奇军,赵锋,张华瑜
    2019(6):19-2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06
    [摘要](344) [HTML](0) [PDF 713.99 K](524)
    摘要:
    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对甘啤6号啤酒大麦生长、产量、关键品质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10 d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5%~60%处理均未对啤酒大麦生长、产量、品质以及叶绿素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干旱胁迫30 d较干旱胁迫10 d啤酒大麦的平均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淀粉含量和饱满度显著降低,生育期明显提前,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与对照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5%~80%相比,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35%~40%、15%~20%处理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及生育期均显著低于对照,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55%~60%处理的株高、穗长、生育期、穗粒数和单株产量与其接近。通过测定啤酒大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发现,在干旱胁迫10 d和20 d胁迫期下,复水后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5%~80%处理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5%~60%处理存在显著的补偿效应,而土壤含水量为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35%~40%、15%~20%处理以及干旱胁迫30 d的所有复水水平均未表现显著的补偿效应。说明指示品种甘啤6号干旱复水补偿效应的利用应注意干旱胁迫时期不超过20 d,旱后复水量以不低于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5%~60%为宜。
    7  天山雪莲组织培养体系的优化
    丁黛灵,陈芸,魏炯河,张振霞,郑玉忠
    2019(6):25-29.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07
    [摘要](343) [HTML](0) [PDF 758.42 K](465)
    摘要:
    通过研究天山雪莲种子消毒萌发条件、愈伤组织培养和继代培养条件,优化出一套能获得总黄酮成分含量较高的天山雪莲愈伤组织的组织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将种子用70乙醇处理30s、0.1%升汞溶液处理10 min,并种植于MS培养基,可获得生长状态良好的雪苗。比较了I种培养基对天山雪莲无菌苗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愈伤透导率均能达100%。其中.4种培养基获得愈伤组织适合继代培养。在继代培养中,①号培养基的愈伤组织分化出根,②号培养基、③号培养基的愈伤组织易分化出芽;④号培养基可得到较多黄绿色密愈伤组织。对①号、②号③号④号培养基获得愈伤组织的总黄酮含量检测,发现其总酮含量为1.14%-7.37%,远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不少于0.15%的规定,以②:培养基的愈伤组织总黄朗含量最高。
    8  山桃外植体的安全消毒方法研究
    张雪冰,王鸿,张帆,陈建军,李宽莹
    2019(6):29-3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08
    [摘要](358) [HTML](0) [PDF 483.12 K](494)
    摘要:
    以甘肃山桃为材料,采用 75% 的乙醇、0.1% 的氯化汞(HgCl2)、消毒片(有效氯500 mg/片)、新型植物组织培养防污染杀菌剂植培灵和益培隆,对材料茎段消毒效果行进比较,以筛选出合理有效的消毒方法来替代氯化汞消毒。结果表明:采用 0.1% 的氯化汞(HgCl2)与75%乙醇组合使用的消毒效果要明显好于消毒片,植培灵和益培隆的污染率均为0%,其中益培隆的死亡率高于植培灵。综合考虑污染率、死亡率、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废液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植培灵为替代传统氯化汞(HgCl2)消毒的最佳选择。
    9  6个饲用玉米品种在陇东的引种表现
    潘发明,潘晓荣,窦晓丽,郝生燕,王国栋,顾娴,魏丽霞
    2019(6):33-37.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09
    [摘要](561) [HTML](0) [PDF 659.46 K](512)
    摘要:
    在镇原县对引进的6个饲用玉米品种从全株产量、农艺性状、青贮后营养品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饲用玉米品种金岭1630全株产量最高,可达23.1 t/hm2,农艺性状优良,青贮后粗蛋白含量74.1 g/kg、粗脂肪含量19.5 g/kg、初水分含量700.3 g/kg,营养品质较高,综合表现优于其余品种,可作为陇东区域种植的首选饲用玉米品种。
    10  甘肃省农田土壤地下淋溶氮磷流失系数测算初报
    马彦,杨虎德,冯丹妮
    2019(6):37-40.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10
    [摘要](290) [HTML](0) [PDF 552.80 K](505)
    摘要:
    对甘肃省8个农田土壤地下淋溶监测点淋溶水中氮磷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初步得出了甘肃省农田土壤地下淋溶氮、磷流失系数,总氮流失系数为0.19%~153.3%,总磷流失系数为0.0011%~0.32% 。氮素在土壤中淋失量相对较大,磷素淋失量相对较小。常规处理淋溶条件下,总氮流失主要以硝态氮为主。
    11  水肥耦合对土壤水分及制种玉米产量的影响
    刘风
    2019(6):41-45.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11
    [摘要](320) [HTML](0) [PDF 855.19 K](586)
    摘要:
    针对甘肃河西干旱灌区水资源不足和高产农田长期存在施肥量过高和水资源利用率低下的现状,以河西走廊干旱灌区大面积种植的制种玉米为对象,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各生育期土壤水分、水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玉米在主要生育期耗水量以灌浆-成熟期最高,当灌水量增加时,作物耗水量随之增加,而水分利用效率逐渐降低,在相同灌水水平下,水分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耗水强度在整个生育期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在抽穗-灌浆期耗水强度最大。根据制种玉米的耗水规律,确定了适宜的灌水时期,分别为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雄吐丝期、灌浆中后期。在相同的施氮水平下,制种玉米的产量随着的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灌水水平下,高水高氮处理下制种玉米的产量反而低于高水中氮处理下产量。
    12  覆膜方式对环县旱作冬油菜土壤水分和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李宗保,郭满平
    2019(6):45-50.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12
    [摘要](292) [HTML](0) [PDF 582.10 K](504)
    摘要:
    以冬油菜品种陇油9号为指示品种,以露地条播为对照,在环县川旱地试验观察了全膜覆土穴播、全膜平铺穴播、全膜微垄侧播等3种覆膜栽培方式对旱作冬油菜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及冬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膜栽培方式较对照露地条播而言,其保水保墒效果和保温增温效果均优于对照露地条播,且优化了冬油菜的经济性状,大幅度提高籽粒产量。保墒效果以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方式最好,在冬油菜播种期、出苗期、越冬前、返青期、蕾薹期、始花期、成熟期0~60 cm土层平均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16、122、123、67、76、76、83 g/kg,较对照露地条播分别增加6、8、6、14、12、11、9 g/kg。保温增温效果以全膜微垄侧播栽培方式最好,播种期、出苗期、越冬前、返青期、蕾薹期、始花期、成熟期0~25 cm土层的平均土壤温度分别为23.0、23.0、17.6、17.1、23.3、26.0、28.3 ℃,较对照露地条播分别增加1.4、1.4、2.7、1.5、2.8、3.1、2.5 ℃。冬油菜籽粒折合产量以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方式最高,为2 416.7 kg/hm2,较对照露地条播增产110.9%;全膜平铺穴播栽培方式次之,折合产量为2 142.4 kg/hm2,较对照露地条播增产87.0%;全膜微垄侧播栽培方式居第3位,冬油菜籽粒折合产量为2 128.5 kg/hm2,较对照露地条播增产85.8%。建议在环县及周边旱地推广冬油菜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配套旱地冬油菜全膜平铺穴播栽培和全膜微垄侧播栽培。
    13  高台县小麦及玉米施肥现状调查与评价
    孙建好,李伟绮,赵建华
    2019(6):51-56.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13
    [摘要](274) [HTML](0) [PDF 711.60 K](543)
    摘要:
    调查了高台县新坝镇暖泉村、照中村、照一村、新沟村、下坝村等5个村2015年的小麦、玉米施肥情况。结果表明,调查样本的小麦、玉米施肥以氮素和磷素投入为主,钾肥投入量少或基本不施。调查区普遍施用的化肥品种以尿素、磷酸二铵为主,小麦田施用量分别占总施用量的61.3% 和37.4%,玉米田施用量分别占总施用量的71.9% 和26.1%,复合肥、硝酸铵、钾肥很少。作物生产过程中小麦仅有29%的农户追肥1次;玉米有64%的农户追施2次尿素,41%的农户追施2次磷酸二铵。小麦的氮肥、磷肥、钾肥偏生产力(PFP)均低于全国水平;玉米的氮肥、磷肥偏生产力(PFP)也低于全国水平,钾肥的偏生产力(PFP)相对较高,且高于全国水平。
    14  覆膜方式对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的结实特性和粒位效应
    赵尚文,王德贤,岳维云,王娜,刘红艳,王希恩,王孟孟,蒲建刚
    2019(6):57-61.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14
    [摘要](345) [HTML](0) [PDF 601.59 K](512)
    摘要:
    采取全膜覆土穴播、全膜穴播2种覆膜种植方式,以露地穴播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覆盖模式对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的结实特性和粒位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模式下冬小麦品种小穗位结实粒数、小穗重及不同粒位粒重均随着小穗位自基部至顶部呈先增后减的二次曲线变化;不同抗性冬小麦品种穗部籽粒的分部差异显著,主茎穗的结实特性及粒重均优于分蘖穗。2种穗型的冬小麦品种主茎穗与分蘖穗的籽粒结实数、小穗重与单粒重在不同小穗位间的分布都呈二次曲线变化,表现出籽粒发育的近中优势。在保证下部粒位粒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中下部粒位的粒重潜力,可以使小麦实现高产稳产。
    15  从文献分析看我国籽瓜科研生产的方向
    王恒炜
    2019(6):62-7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15
    [摘要](315) [HTML](0) [PDF 1.58 M](708)
    摘要:
    通过对766篇有关籽瓜文献归类分析,栽培技术占40.1%,营养成分与产品开发占18.9%,病虫草害防治与药剂筛选占15.8%,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占11.4%,播种、收获机械设计与应用占9.3%,平衡施肥技术与应用占4.1%。我国有关籽瓜的科研生产的研究主要方向依次是高产优质、膜下滴灌、复播、幼园套种栽培技术;磷、钾、微肥等的平衡施肥技术;机械化生产技术及机械设计;籽瓜贮藏;籽瓜种子、瓜瓤及果皮提取物的提取方法与深度开发;白粉病、枯萎病、炭疽病等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除草剂和种衣剂的应用技术;籽瓜种质资源调查、分析、利用与品种选育等。
    16  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创新模式初探
    甘敏,刘学周,曹占风,黄耀龙,陈颖
    2019(6):72-76.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16
    [摘要](276) [HTML](0) [PDF 757.09 K](535)
    摘要:
    综述了药材产业在甘肃省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意义,分析总结了政策资金扶持+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产业扶持+扩大贫困户生产托管、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三变"+中药材种植、创新储藏加工+销售联结体、公司+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贫困户、强化科技研发+增强内生动力、品牌创建+提升产品公信力等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精准扶贫的主要模式。
    17  甘肃马铃薯专家系统及其推广应用探讨
    赵婧,柴守玺,李星
    2019(6):77-81.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17
    [摘要](261) [HTML](0) [PDF 819.47 K](499)
    摘要:
    阐述了甘肃马铃薯专家系统的主要内容和功能,分析了马铃薯专家系统的突出特点及其应用过程中面对的胁迫和应用前景。探讨提出了甘肃马铃薯专家系统推广应用的途径:上手专业技术人员,成为技术工具;入户新型经营主体,成为良师益友;进入行业管理部门,成为决策依据;加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成为联接媒介。
    18  旱作覆膜玉米施用控释氮肥栽培技术规程
    张建军,党翼,赵刚,樊廷录,王磊,李尚中,王淑英,程万莉
    2019(6):81-8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18
    [摘要](302) [HTML](0) [PDF 641.71 K](528)
    摘要:
    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生产管理措施、目标产量、肥料选用准则、农药使用准则、播前准备、适时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对旱作覆膜玉米施用控释氮肥栽培技术进行了规范。
    19  沙漠干旱区露地甘蓝一年两熟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刘学海,王智琛
    2019(6):84-87.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19
    [摘要](341) [HTML](0) [PDF 684.89 K](588)
    摘要:
    从穴盘选择及基质准备、滴灌节水设备的应用、品种选择、育苗、苗期管理、壮苗标准、定植、定植后管理、采收等方面总结出了沙漠干旱区露地甘蓝一年两熟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
    20  甘肃中部旱区马铃薯垄膜滴灌全程机械化栽培模式
    柳永强,陆立银,胡新元,罗爱花,谢奎忠
    2019(6):87-90.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20
    [摘要](282) [HTML](0) [PDF 623.63 K](533)
    摘要:
    近年来,甘肃中部旱区马铃薯种植广泛采用黑膜下滴灌全程机械化模式。从品种选择、栽培模式、全程机械化流程及相关参数、整地施肥与土壤处理、田间管理、灌溉、病虫害防控、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甘肃中部旱区马铃薯垄膜滴灌全程机械化栽培模式技术要点。
    21  兰州地区大规格大叶黄杨球的移植与管护技术
    冯海山
    2019(6):90-92.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21
    [摘要](281) [HTML](0) [PDF 485.43 K](516)
    摘要:
    大叶黄杨是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之一,由于枝叶茂密,四季常青,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园林造景中被大量应用。从移植技术、管护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兰州地区大规格大叶黄杨球移植与管护技术。
    22  河西走廊非耕地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结构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
    常贺荣
    2019(6):92-94.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19.06.022
    [摘要](302) [HTML](0) [PDF 450.47 K](523)
    摘要:
    对河西非耕地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结构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归纳总结出主要参数的取值范围。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甘肃农业科技》更名暨《寒旱农业科学》首刊号征稿启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