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9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
    郭莹,化青春,虎梦霞,王勇,袁俊秀,杨芳萍
    2023(9):785-790.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3.09.001
    [摘要](1121) [HTML](0) [PDF 743.42 K](442)
    摘要: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selection;MAS)是作物遗传改良的有效工具。随着高通量低成本SNP标记的开发应用和生物信息学的快速发展,MAS的应用拓展到了全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GS),大大地提高了选择的效率和精准性。因技术和费用的限制,MAS未能广泛应用。为拓展MAS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路径,并发挥其最大潜力。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了MAS在作物育种中的优势及其应用途径;分析了MAS应用受限的原因所在,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对策;预测了MAS的应用前景:因高通量基因分型及基因组测序技术等的快速发展,未来MAS费用肯定显著降低,选择效率将大幅提升,致使MAS的应用空间更为广阔。
    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助力甘肃乡村振兴的实践及对策建议
    吴燕芳,侯万锋,尹小娟,杨春利
    2023(9):791-798.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3.09.002
    [摘要](67) [HTML](0) [PDF 1.27 M](299)
    摘要: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农业农村把握“三新一高”战略导向的必然选择。选择相对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为研究区,把握农村集体经济嵌入乡村振兴战略的互促机制,对甘肃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进行理论阐释。结合相关资料文献的梳理归纳,注重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有机结合,集合典型案例与创新举措的系统总结,立足于对形成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甘肃模式实证分析与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壮大新型集体经济的普适性启示,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经验借鉴与着力方向。同时紧密结合甘肃省情农情,突出靶向发力,聚焦数字技术、多元动力、金融服务、人才支撑等多维视角,提出增强甘肃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力和持续力的对策建议为聚合改革动能,加快集体产权制度建设;注重数字赋能,加强集体“三资”监管;突出聚才汇智,筑牢乡村振兴人才基石;凝聚多方合力,推动构建多元发展格局;创新金融支持,破解集体经济融资短板;提升干事活力,健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
    3  机器视觉技术在玉米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杨艳辉,张苏鸿,史文崇
    2023(9):799-804.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3.09.003
    [摘要](33) [HTML](0) [PDF 911.05 K](270)
    摘要:
    机器视觉技术具有实时性,高精度和对不利环境的适应性,可用于玉米生产各环节,提高生产管理效率。通过文献查阅与梳理分析,总结了机器视觉技术在玉米种子管理、品质管理、病虫害管理、田间管理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玉米产业应用机器视觉技术的瓶颈在于机器视觉系统研发困难、种植业主应用积极性不高、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协作开发,降低成本;提高田间信息化管理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科普及技术服务力度等建议。
    4  庆阳驴种质资源概述及保护利用建议
    施海娜,梁万鹏,罗康宁,徐振飞,刘雨田,张金霞,朱正生,靳善宁,许鸿,杨志文
    2023(9):805-809.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3.09.004
    [摘要](41) [HTML](0) [PDF 818.22 K](274)
    摘要:
    庆阳驴是甘肃省庆阳市重要的地方畜禽种质资源,在畜禽品种遗传改良和畜牧业经济开发方面具有潜力。明确庆阳驴的遗传特性、种群变化等资源现状,有利于促进庆阳驴后继的保种开发利用。我们基于对相关资料文献梳理归纳,结合农业农村部“物种品种资源保护”项目的实施进行实地调研,系统地分析了庆阳驴的存栏规模与分布、品种形成、基本特征特性、遗传多样性、体尺体重演变和保种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利用建议。
    5  中部旱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彭玉姣
    2023(9):810-814.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3.09.005
    [摘要](57) [HTML](0) [PDF 765.17 K](267)
    摘要:
    为切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体系,通过查阅文献、报告、年鉴资料等方法,对皋兰县马铃薯产业结构现状、发展目标、当前产业布局以及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及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大力推广马铃薯生产作业机械化、加快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做实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市场流通体系、促进马铃薯产业精深加工、加大马铃薯贮藏设施建设、扩大马铃薯产业保险覆盖面等对策建议。
    6  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河西灌区马铃薯田耕层土温及产量的影响
    程万莉,樊廷录,王淑英,李尚中,赵刚,党翼,王磊,张建军,周刚
    2023(9):815-821.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3.09.006
    [摘要](53) [HTML](0) [PDF 1.26 M](279)
    摘要:
    全生物降解地膜可作为治理农用聚乙烯地膜残留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其生产工艺不同致使降解性能差异较大,导致使用区域范围和作物种类受限,推广使用时需做适合性试验。为明确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河西灌区马铃薯栽培应用中能否满足其生育期对热量的需求,为河西灌区马铃薯种植中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聚乙烯地膜及区域农业生产绿色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指示品种,选用聚乙烯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进行垄上覆盖栽培,研究了在河西灌区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马铃薯田耕层土壤温度和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覆盖聚乙烯地膜相比,采用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时5、15、25 cm土层土壤日平均温度降低了1.10 ℃,马铃薯折合产量(39 073.50 kg/hm2)增加了13.64%,这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能够满足马铃薯生育期对热量的需求,可显著增加马铃薯产量。综上,在不改变当地田间管理措施的条件下,在河西灌区马铃薯栽培中可以使用符合或优于国标(GB 35795-2017)要求的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聚乙烯地膜。
    7  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及其年型划分
    刘江,赵福年,杨红燕,雷俊
    2023(9):822-830.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3.09.007
    [摘要](119) [HTML](0) [PDF 1.36 M](434)
    摘要:
    如何利用有限的水分获得更多的作物产量是干旱半干旱农业发展的目标和挑战。以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春小麦为突破口,研究了其在不同气候年型下对不同来源的水分利用效率,以选择适宜种植春小麦的气候年型,旨在为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农民种植决策提供依据。以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的典型代表区域定西市安定区为例,采用定西地面气象观测站与定西农业气象试验站1987 — 2011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当地春小麦对不同来源水分的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定西市安定区1987 — 2011年25 a间春小麦主要生育期气候存在暖干化趋势,但春小麦降水利用效率和播前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均未出现明显的变化。播前土壤水分是影响生育期降水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但生育期大气干湿状况对降水利用效率也有影响。同时,大气干湿状况影响播前土壤水分利用效率,而播前土壤水分的高低对大气干湿状况与播前土壤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亦有影响。根据播前土壤水分、主要生育期大气干湿状况、春小麦历年产量,可将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定西市安定区)春小麦生长的气候年型划分为5个,分别为高产年份、中高产年份、中产年份、中等偏低产量年份、低产水平年份。不同气候年型下,降水利用效率和播前土壤水分利用效率不相同。水分限制情形下,在春小麦达到最大水分利用效率之前,越是适宜的环境,越有利于提高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在相对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春小麦对播前50 cm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要高于对主要生育期降水的利用效率。因此,选择播前土壤水分高、大气湿润的气候年型种植春小麦能够保证获得较高产量。
    8  甘南高寒阴湿区多年生牧草越冬性研究
    谢志军,王国栋,李珂璟,董俊,钱加绪,顾娴
    2023(9):831-833.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3.09.008
    [摘要](21) [HTML](0) [PDF 527.04 K](273)
    摘要:
    筛选适合在甘南州高寒区人工草地建植和草原补播应用的优势草种,以保证草地的越冬性能和草地的持久性。在夏河县旱作雨养条件下对10种多年生牧草的长势、株高和越冬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0种牧草的长势、株高、越冬率差异较大。生育期有4种牧草长势优良、越冬性好,越冬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垂穗披碱草(93.5%)、无芒雀麦(92.3%)、扁穗冰草(78.2%)、长叶车前(52.3%),紫羊茅、苇状羊茅、高冰草、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猫尾草则不能越冬。刈割时垂穗披碱草和无芒雀麦的株高较高,分别为23.4、22.4 cm,显著高于其他8种牧草。综上,垂穗披碱草和无芒雀麦长势优、越冬率高,可作为优势草种在甘南州建植人工草地或草原补播时使用。扁穗冰草和长叶车前长势优,可部分越冬,可作为辅助草种在建植人工草地或草原补播时利用。
    9  甘肃不同生态区域高原夏菜的矿质元素与抗氧化性分析
    冯毓琴,魏丽娟,李翠红,慕钰文
    2023(9):834-838.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3.09.009
    [摘要](40) [HTML](0) [PDF 1.26 M](252)
    摘要:
    为探究甘肃不同生态区域高原夏菜的矿质元素和抗氧化活性,根据海拔和气候差异,选取沿黄灌区、河西戈壁绿洲以及过渡带不同生态区域的6个产地,进行西兰花、娃娃菜、红笋3个高原夏菜主导品种的铁、钙、钾含量以及FRAP值、DPPH清除率、POD活性、PPO活性4种抗氧化活性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西兰花的铁、钙、钾含量均高于娃娃菜和红笋,榆中2产地的3种蔬菜的铁、钙、钾含量均较高,反映了西兰花对3种矿质元素的高富集性和榆中区域性的土壤矿质元素富集特点,3种蔬菜的4种抗氧化性指标测定结果未表现出品种间抗氧化性强弱的规律性特点,需进一步丰富测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10  干热处理对南瓜种子发芽及CGMMV病毒活性的影响
    杜忠佩,陈星伊,金卫杰,李兰华,张玉宝
    2023(9):839-844.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3.09.010
    [摘要](35) [HTML](0) [PDF 1.00 M](276)
    摘要: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可借助种子远距离传播,对葫芦科植物的生长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为有效防控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在南瓜上的侵染,在保证南瓜种子发芽及子叶生长不受影响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GMMV)的活性的前提下,寻找南瓜种子干热处理的最适温度和时间条件。我们对南瓜新种子和旧种子进行干热处理,比较了处理温度、持续时间及处理后保存时间对南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病毒的表达量。试验结果表明,处理温度和持续时间及其互作效应都对南瓜种子的发芽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恒温干热法处理南瓜新种子,处理时间为72 h,处理温度为80 ℃和86 ℃时,种子发芽率不会显著降低,且CGMMV全部灭活。保存1 a的南瓜旧种子,用低于80 ℃的温度处理72 h,发芽率没有显著变化,但当处理温度为86 ℃时,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变温干热法处理南瓜旧种子,由于累计处理时间长达7 d,当变温中最高温度达到72 ℃以上时,将显著影响南瓜种子的发芽。由此可见,干热处理种子是防治南瓜 CGMMV病毒的有效方法之一。
    11  太子山保护区野生菌资源调查研究
    王贤胜,杨琴,冶晓燕,刘明军,杨建杰
    2023(9):845-850.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3.09.011
    [摘要](33) [HTML](0) [PDF 805.61 K](311)
    摘要:
    太子山保护区地理位置独特,物种资源丰富。为掌握太子山保护区菌物的物种多样性,合理进行资源保护,通过样线踩踏法进行野外采集,并依据经典分类学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太子山保护区的野生菌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获得野生菌88种,隶属于33科、53属。按照利用价值可分类为食用菌42种,其中,7种目前已实现商业化种植,另有11种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珍稀野生食用菌,药用野生菌8种,有毒野生菌8种(其中有一剧毒种,为内褐鳞环柄菇),其余30种目前利用价值尚不明确,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重点内容深入开发。
    12  不同光照强度对羊肚菌生长发育的影响初报
    杨燕,赵晶,李新荣
    2023(9):851-853.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3.09.012
    [摘要](43) [HTML](0) [PDF 492.32 K](302)
    摘要:
    为明确羊肚菌设施栽培中的最佳光照强度,为羊肚菌栽培提供技术支持。以陇南市主推品种六妹羊肚菌为试验材料,在塑料大棚上覆盖6针、8针、9针遮阳网,并在内部种植羊肚菌,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六妹羊肚菌全生育期菌丝生长、生物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对羊肚菌栽培有较大影响,覆盖8针遮阳网下栽培的羊肚菌产量最高,菌丝生长最快,生物特性良好,故塑料大棚栽培羊肚菌光照强度应控制在 800~1 000 lx为宜。
    13  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室内防效测定
    张大为,魏玉红,袁伟宁,罗进仓,郭致杰
    2023(9):854-858.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3.09.013
    [摘要](29) [HTML](0) [PDF 650.16 K](272)
    摘要:
    草地贪夜蛾已经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严重抗性,为筛选应急防控特效药剂,采用浸叶法研究了国家农业农村部推荐用于草地贪食蛾应急防控药剂清单中的7种不同作用机理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甘肃种群3龄幼虫的室内防效。结果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 000倍液、5 000倍液和2%甲维盐乳剂2 000倍液、 4 000倍液处理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杀虫活性最好,药后24、48 h的校正防效均为100%。其次为0.5%苦参碱水剂300倍液、10%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和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 000倍液处理,48 h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2.86%、88.73%、88.57%。生物源农药8 000 IU/u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倍液处理速效性稍差,72 h后校正防效仅为43.28%;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1 500倍液处理48 h的校正防效均不足30%,表明草地贪夜蛾可能对该药产生严重的抗性。
    14  基于绿色农业的智能喷药机器人的设计与应用
    申宾德,崔玉萍,徐生龙
    2023(9):859-864.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3.09.014
    [摘要](236) [HTML](0) [PDF 1.18 M](265)
    摘要: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传统的喷药方式存在着药剂浪费、环境污染和作物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通过智能喷药机器人的应用,提高农业喷药的效率、减少药剂的使用量和环境污染,以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设计了一款由底盘、四轮驱动机构、自动配药装置、喷药装置及智能控制器、传感器等组成的喷药智能机器人,能在不同路况下行走工作。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深度分析农作物所受病虫害情况,通过控制模块获取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流量传感器瞬时数值动态调整药液浓度、喷药压力,实现喷药过程平稳工作。该系统的设计为后续根据作物生长态势精准靶向喷药及远距离喷药等功能实现提供思路。
    15  小麦田杂草种类及危害情况调查
    张俊杰,莫娟
    2023(9):865-868.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3.09.015
    [摘要](60) [HTML](0) [PDF 582.76 K](258)
    摘要:
    调查掌握小麦田杂草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可为筛选高效除草药剂提供科学依据。对定西市不同区域的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开展了调查,结果表明,定西市共有麦田杂草15科38种,其中单子叶杂草6种,双子叶杂草32种。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临洮县以及渭源县北部等干旱半干旱区分布较多的杂草有12种,渭源县南部以及漳县、岷县等二阴区分布较多的杂草有13种。有8个杂草优势种,其中苦苣菜、藜、狗尾草、灰绿藜、菊叶香藜等5种杂草危害较重,危害等级达到Ⅲ级;苦苣菜、藜、狗尾草为绝对优势种,危害最重。杂草优势种是防除的重点对象,建议结合杂草特性,筛选高效除草剂加以科学防除。
    16  静宁县幼龄果园套种南瓜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李利香
    2023(9):869-874.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3.09.016
    [摘要](29) [HTML](0) [PDF 1014.32 K](258)
    摘要:
    幼龄果园果品产出少,经济收入有限,是果品产业发展的短板。为了解决新植幼龄果园生产效益低下的问题,静宁县立项实施幼龄果园套种南瓜立体高效栽培项目,在不影响幼树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套种南瓜等经济作物,促进果农尽早增收,有效破解了果品产业早期收入低下的瓶颈。为了充分应用项目核心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根据多年试验和生产实践,从品种选择、整地、施肥、覆膜、种子处理、播种、搭建膜上小弓棚、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后续管理等方面集成了幼龄果园套种南瓜绿色生产技术,并按绿色食品瓜类蔬菜质量标准要求及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制定了静宁县幼龄果园套种南瓜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17  泾河川区塑料大棚蔬菜主要栽培模式
    吴崇义,王小锋,何强强,何有军
    2023(9):875-878.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3.09.017
    [摘要](31) [HTML](0) [PDF 548.46 K](299)
    摘要:
    塑料大棚是陇东地区,特别是泾河川区蔬菜栽培的主要设施。因地制宜安排塑料大棚蔬菜栽培模式,对优化泾河川区蔬菜品种布局、减轻连作障碍,进而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具有现实意义。根据近年的试验和生产实践,总结出3种适宜泾河川区应用的塑料大棚蔬菜“春提早、秋延后”栽培模式,即“一年一大茬”“早春一小茬-夏秋一大茬”“早春一大茬-夏秋一小茬”。对3种栽培模式的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栽培要点、产出与效益等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评价。
    18  韭黄砂罐覆盖软化高效栽培技术
    赵娜,牛成达,尚登翔,杨晓峰,于海利
    2023(9):879-882.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3.09.018
    [摘要](24) [HTML](0) [PDF 687.85 K](250)
    摘要:
    为促使金昌地区韭黄产业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高质量发展,金昌市农艺研究院科技人员通过生产技术创新和多年试验研究,从品种选择、种植地选择、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遮光软化、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提出了金昌地区韭黄砂罐覆盖软化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可实现韭黄定植第2年全年生产,产量高达30 000 kg/hm2,经济效益显著。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甘肃农业科技》更名暨《寒旱农业科学》首刊号征稿启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