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寒旱农业科学》肇始于1963年创刊的《农业科学简报》,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其间,于1970年更名为《甘肃农业科技简讯》,1973年更名为《甘肃农业科技》,2014年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

更多+
    显示方式:
    2024(7):589-592 ,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4.07.001
    摘要:
    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主持编研的《甘肃乡村振兴研究报告》是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系列的2023年度成果。该书以共享发展理念为基本遵循,聚焦甘肃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梳理了甘肃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阐释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关系,提出了推进陇原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是对这部著作主要研究成果的概括介绍。
    2024(7):593-599 ,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4.07.002
    摘要:
    盐碱胁迫是仅次于干旱胁迫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研究植物的耐盐碱机制,对耐盐碱作物选育及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总结性阐述了盐碱胁迫对植物代谢的伤害(包括离子伤害、膜系统伤害、诱导渗透伤害等)机制,并从膜系统保护以及诱导基因表达方面综述了植物对盐碱胁迫的缓解机制,进而提出外源物质的导入、生物技术手段、耐盐碱品种培育是解决植物抗盐碱的主要手段。最后就植物适应盐碱胁迫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当前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突破口,旨在为提高植物耐盐碱能力、增加作物产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24(7):600-604 ,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4.07.003
    摘要:
    甜菊糖为来源于甜叶菊的天然甜味剂,因其具有甜度高和低热量等特征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酿酒等行业,是公认的理想代糖。然而,甜菊糖在表现高甜度的同时有着明显的后苦味和甘草味等不良风味。为了解决甜菊糖产生不良风味的问题,从甜菊糖的提取工艺和甜菊糖苷的结构方面阐述了甜菊糖不良风味产生的原因,从甜菊糖生产工艺优化和开发新一代高产Reb D和Reb M方面讨论了已有的改善方案,总结了甜菊糖的未来发展与应用前景。
    2024(7):605-610 ,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4.07.004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藜麦的品质性状,选取了全国主要藜麦栽培地区的6个藜麦品种(系),对其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主栽的藜麦品种(系)在主要品质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甘肃藜麦(陇藜4号) 蛋白质含量略低于内蒙古藜麦(蒙藜1号)。总膳食纤维含量、总皂苷含量变化范围较大,其中总膳食纤维含量内蒙古藜麦(蒙藜1号)最高,为110.2 g/kg;山西藜麦(LM3)最低,为69.0 g/kg。总皂苷含量青海藜麦(GRM-1)最高,为168.6 g/kg;河北藜麦(LM1)最低,为97.5 g/kg。脂肪含量变化范围不大,青海藜麦(GRM-1)最高,为63.3 g/kg;山西藜麦(LM3)最低,为54.0 g/kg。淀粉和灰分含量变化不明显。相关性分析发现,蛋白质与水分极显著正相关,与总膳食纤维显著正相关;总皂苷含量与灰分极显著负相关;总膳食纤维和淀粉极显著负相关;淀粉与脂肪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发现,甘肃藜麦(陇藜4号) 品质和云南藜麦(LM2)、内蒙古藜麦(蒙藜1号)较为相近,与河北藜麦(LM1)品质相差最远,这表明甘肃藜麦(陇藜4号) 在加工、功能成分提取及相关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具有与云南藜麦(LM2)、内蒙古藜麦(蒙藜1号)相似的潜力。
    2024(7):611-614 ,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4.07.005
    摘要:
    针对甘肃省自然条件复杂,广适型大豆品种少,播种面积增长缓慢的现状,为选育出高产、稳产、抗病、适应性广的大豆新品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大豆课题组以吉育72为母本、Stout为父本,利用系谱法经过连续多年选择杂交选育出大豆新品种陇豆5号。该品种在2021 — 2022年进行的甘肃省大豆品种(系)区域试验中,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2 808.0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3.20%。在2023年进行的甘肃省大豆品种(系)生产试验中,7个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3 030.3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4.30%。陇豆5号平均生育期128 d,属中晚熟品种,植株田间长势好、落叶性好、抗倒伏,抗花叶病毒病,抗灰斑病。籽粒饱满、圆形,商品性好,粗蛋白(干基)含量为394.8 g/kg,脂肪(干基)含量为202.1 g/kg。具有高产、稳产、抗病和广适应性等特性。该品种适宜春播种植,在甘肃省雨养农业区(干旱、半干旱)和非保灌区的中晚熟及晚熟品种类型区及类似生态区均可种植。
    2024(7):615-619 ,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4.07.006
    摘要:
    为筛选适宜在高寒阴湿区种植的优良蚕豆品种,以青蚕13、青蚕14和青蚕25为供试材料,分析不同蚕豆品种形态特征及产量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一步明确品种的适宜性。结果表明,青蚕13和青蚕25的单株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荚重、荚数均显著高于青蚕14;青蚕13和青蚕25的生态适宜性较强,其鲜产量分别比青蚕14高1 974.30、1 453.95 kg/hm2。青蚕13和青蚕25在甘肃省高寒阴湿区产量高、收益好,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2024(7):620-622 ,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4.07.007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陇南地区小麦产量,降低小麦条锈病在小麦生产上带来的影响,选育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冬小麦品种。冬小麦新品种武都24号以引11-12为母本、98t-23-101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9 — 2021年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冬小麦区域试验,平均折合产量7 500.2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7.77%;2021 — 2022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川区组冬小麦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为7 133.6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33号增产3.23%。该品种生育期237 d,株高89 cm,穗长6.5 cm,穗粒数43粒,千粒重40 g,具有抗病性好、丰产、稳产等特点,适宜在甘肃省陇南川地冬麦品种类型区种植。
    2024(7):623-627 ,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4.07.008
    摘要:
    为科学准确地对2021年甘肃省胡麻品种区域试验白银试点参试材料进行综合评价,为胡麻新品种的登记和推广提供依据。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对甘肃省胡麻品种区域试验白银试点的18份胡麻参试材料的千粒重、产量等10个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8份参试胡麻材料的生育期为 109~113 d,与对照品种陇亚13号生育期差异不大。不同参试材料的各主要性状变异系数差异较大,介于1.34%~114.37%。对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与工艺长度、单株果数与主茎分枝数、单株粒重与单株果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果数与主茎分枝数、单株粒重与有效分茎数及主茎分枝数均呈显著正相关;有效分茎数和产量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单株生产力因子、千粒重因子、株高因子和分茎因子的特征值累计达80.06%,能够全面地代表胡麻的特征特性。对产量进行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参试胡麻材料1310-6、0724-18、2009-1A-1、GFWK-03、H2011、D439、 09-3-11 的折合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陇亚13号(P < 0.05),可进入下一步试验环节。
    2024(7):628-632 ,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4.07.009
    摘要:
    为筛选出环县旱作农业区生态适应性强的糜子新品种,2023年对引进的10个糜子品种(系)在环县干旱山区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产量差异明显,折合产量高于对照品种陇糜10号(2 110.5 kg/hm2)的品种有6个,其中以1104-2-2N最高,为2 555.6 kg/hm2,较陇糜10号增产21.1%(P <0.05);其次是2012FMZ8-1-3,为2 388.9 kg/hm2,较陇糜10号增产13.2%(P < 0.05);0903-1-1N、1126-7、2013FMZ3-1-3、1119-4-4-2分别较陇糜10号增产10.5%、7.9%、5.3%、2.6%。其余3个品种(系)的折合产量均低于陇糜10号,以晋黍8号最低,为1 944.4 kg/hm2,较陇糜10号减产7.9%,但与陇糜10号差异不显著(P >0.05)。综合参试品种(系)的生态适应性及经济性状和产量表现,1104-2-2N、2012FMZ8-1-3、0903-1-1N、1126-7、2013FMZ3-1-3、1119-4-4-2等6个品种可在生产中应用。
    2024(7):633-640 ,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4.07.010
    摘要:
    甘肃是我国的高原夏菜主要产地和重要的出口型加工地区,为筛选出适宜在位于高山寒旱区的甘肃高原夏菜主产区天祝县种植的优良蔬菜品种,为当地高原夏菜品种选择提供参考,引种观察了莴笋、贡菜、甘蓝、结球生菜、西兰花等5类高原夏菜30个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结果表明,莴笋品种以富盛红笋王表现最佳,其生育期短,抽薹率最低,为7.00%;折合产量最高,为71 250.0 kg/hm2,较对照品种紫龙显著增产18.66%。贡菜品种以云南贡菜表现最佳,其株高中等,株幅最小,肉质茎短且粗,不抽薹,商品性好,产量最高,为123 211.5 kg/hm2,较对照品种北方贡菜显著增产7.80%。甘蓝品种以中甘21号表现最佳,其叶球紧实度中等,商品性好,产量最高,为91 815.0 kg/hm2,较对照品种精品中甘显著增产6.90%;结球生菜品种以玛丽娜表现最佳,其商品性好,产量最高,为91 035.0 kg/hm2,较对照品种富盛结球生菜显著增产9.68%;西兰花品种以对照品种耐寒优秀表现最佳,其花球紧实,球形指数较高,单株球重最重,折合产量较高,为67 650.0 kg/hm2。因此认为莴笋品种富盛红笋王、贡菜品种云南贡菜、甘蓝品种中甘21号、结球生菜品种玛丽娜、西兰花品种耐寒优秀等适应性较强、产量高、商品性好,是适宜在位于高山寒旱区的甘肃高原夏菜主产区天祝县及甘肃高原夏菜其余主产区进行推广的优良高原夏菜品种。
    2024(7):641-645 ,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4.07.011
    摘要:
    为筛选出适宜河西灌区种植的产量水平高、熟期适宜的大豆新品种,以中黄30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9个大豆新品种在临泽县进行了引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庆科豆6号表现最好,不仅较对照品种中黄30早成熟2 d,而且其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较对照品种中黄30分别增加4.72%、8.18%、7.44%;平均折合产量最高,为3 703.9 kg/hm2,较对照品种中黄30增产8.11%。武豆15326表现较好,较对照品种中黄30晚熟8 d,平均折合产量为3 592.8 kg/hm2,较对照品种中黄30增产4.86%。综合考虑认为,庆科豆6号、武豆15326可作为中黄30的替代品种在临泽县大豆生产中进行推广种植。
    2024(7):646-649 ,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4.07.012
    摘要:
    通过对河西地区玉米秸秆、牛粪堆肥处理复配成基质,筛选适合当地日光温室茄子种植的最佳栽培基质配方,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长茄1号”为指示品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方基质下栽培茄子的生长和产量效益。结果表明,腐熟玉米秸秆、河沙、蛭石、腐熟牛粪、凹凸棒石粉、珍珠岩按体积比6∶1∶1∶1∶0.5∶0.5复配成栽培基质配方,茄子产量最高,为1.29 kg/株,净收益表现良好,为1.39元/株,茄子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生物量、单株结果数等性状均为最优。该配方适宜在河西地区日光温室茄子基质栽培中应用推广。
    2024(7):650-654 ,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4.07.013
    摘要:
    为进一步检验前期西兰花硅窗气调关键参数筛选研究结果,并期望得到相较于单一硅窗气调贮藏效果更好的保鲜剂结合硅窗气调包装的西兰花的贮藏方法。以甘肃特色高原蔬菜耐寒优秀西兰花为材料,采用60 mg/L的二氧化氯保鲜剂溶液、蒸馏水浸泡清洗处理,以无处理为对照,再结合2 ℃下硅窗面积分别为6、8 cm2的硅窗保鲜袋包装,通过叶绿素、抗坏血酸(Vc)、总酚、总花色苷和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等营养指标的测定,考察各处理方法对西兰花25 d贮藏期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的硅窗气调袋包装保鲜,保鲜剂或蒸馏水清洗处理结合硅窗气调保鲜有更好的保鲜效果,其中60 mg/L的二氧化氯保鲜剂溶液清洗处理效果更优。2 ℃贮藏温度下,同样处理方式的西兰花,硅窗面积为8 cm2的硅窗袋气调袋包装的保鲜效果要优于硅窗面积为6 cm2的硅窗气调袋包装;60 mg/L的二氧化氯保鲜剂溶液浸泡清洗,结合硅窗面积8 cm2的硅窗气调袋包装的西兰花的贮藏品质最好,在25 d贮藏期内各营养指标总体高于其他处理。
    2024(7):655-659 ,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4.07.014
    摘要:
    为丰富兰州地区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和提高兰州地区园林绿化质量,对引进的鸢尾属植物5个类群28个品种进行了引种比较试验,通过对不同鸢尾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与适应性进行观测,对比分析了各鸢尾品种在兰州地区表现的差异。结果表明,有髯鸢尾品种永恒蔚蓝、永恒薰衣草、甜心小姐、印度首领、魂断蓝桥、蓝褐威廉姆森、金娃娃,花菖蒲品种月夜野,西伯利亚鸢尾品种五月之愉以及黄菖蒲在兰州地区均适应性优,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潜力,应予以推广。
    2024(7):660-665 ,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4.07.015
    摘要:
    采集了巴楚县域农田土壤样品300份,并对其进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测定,以明确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探索土壤微量元素结构特征以及成因,为巴楚县耕地土壤微量元素管理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巴楚县域农田土壤有效铁含量为4.51~20.00 mg/kg,平均为12.37 mg/kg,其中含铁量丰富的占67.4%,中等的占32.6%;有效锰含量为1.01~9.97 mg/kg,平均为5.26 mg/kg,其中含锰量中等的占56.0%、缺乏的占44.0%;有效铜含量为1.00~6.00 mg/kg,平均为3.39 mg/kg,其中含铜量极丰富的占77.3%、丰富的占19.0%、中等的占3.7%;有效锌含量为0.50 ~2.00 mg/kg,平均为1.19 mg/kg,其中含锌量丰富的占57.6%、中等的占35.6%、缺乏的占6.8%。巴楚县域农田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为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综合考察各农田区域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恰尔巴格乡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表现较好。建议在作物栽培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乡镇的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适当补充微量元素,以达提质增效之目的。
    2024(7):666-671 ,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4.07.016
    摘要:
    科学评价农业土壤的肥力,可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作物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木垒县耕层土壤酸碱度和养分情况,以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为土壤肥力指标,采用基于Fuzzy法得到的IFI值评价了木垒县农业土壤质量。结果表明,木垒县土壤含有机质14.85 g/kg、碱解氮72.10 mg/kg、有效磷14.94 mg/kg、速效钾275.07 mg/kg,pH为8.08。总体表现为土壤偏碱性,有机质和碱解氮缺乏,有效磷中等水平,速效钾极丰富。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FI)平均值为0.541。木垒县农业土壤肥力英格堡乡、雀仁乡为2级,肥力较高、质量良好,其他乡镇为3级。综上,木垒县的农业土壤总体上属碱性,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为农业土壤肥力的限制因子,pH和速效钾是主要影响因子,建议适量补充氮磷,增施有机肥。
    2024(7):672-675 ,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4.07.017
    摘要:
    为掌握青海省德令哈市农田主要捕食性天敌种类及其发生动态,于2018 — 2022年连续5 a应用马来氏网进行天敌昆虫采集,并对采集的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在实验室进行样本分拣及种类鉴定。结果表明,5 a共采集到主要捕食性天敌昆虫3目4科,分属于食蚜蝇科、褐蛉科、瓢虫科和草蛉科。作为该地区农田的优势天敌,埃褐蛉和多异瓢虫在4月底至5月上旬开始出现,埃褐蛉在7月中旬至下旬达到高峰,多异瓢虫在8月下旬达到高峰,大灰优蚜蝇在9月上旬至中旬达到高峰。
    2024(7):676-679 ,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4.07.018
    摘要:
    桃树经济寿命短,品种更新换代快,重茬栽培是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多年试验的基础上,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老桃园清理、土壤处理、苗木选择与处理、定植及栽培管理等方面制定了浅山旱区重茬桃园更新改造栽培技术。
    2024(7):680-682 ,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4.07.019
    摘要:
    为进一步推进淫羊藿人工驯化标准化栽培进程,结合多年种子繁育工作基础和生产经验,从生长环境、母株种苗选择及处理、母株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种子采收等方面总结出了淫羊藿高产高效种子繁育技术。
    2024(7):683-686 , DOI: 10.3969/j.issn.2097-2172.2024.07.020
    摘要:
    为规范蒙古黄芪种苗标准化繁育关键环节的农事操作,促进蒙古黄芪产业的发展。通过多年种植经验,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选地、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总结提出了干旱与半干旱区蒙古黄芪优质种苗标准化繁育技术规程。
版权信息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甘肃农业科技》更名暨《寒旱农业科学》首刊号征稿启事
关闭